杜本仁堂

杜本仁堂始建于民国三年,占地面积646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是三进两明堂+偏屋格局,有三个天井。屋顶为硬山造,大门为石库门。

古镇文化遗产丰富,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10处,市、区级两级文物保护点10处,以“一街、一塔、一寺、一堂”最富特色。

一街指的是我们刚刚走的杜泽老街:杜泽老街兴于明嘉靖时,有“千户烟灶万人丁”之称,是通往上方、建德、衢州的重要驿站,逐渐形成繁华的商贸中心,尤以纸货为大宗。老街上水系外露,有39条纵横交错,狭窄而悠长的古街巷。

一塔就是巽峰塔:巽峰塔位于杜泽集镇,又名白塔,始建于康熙年间,距今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是为了镇风驱邪,保佑生灵而建,塔身为六面七层阁楼式空心砖塔,高36.6米。三百多年来它俯瞰着脚下这个小镇,在2010年5月的一个中午轰然倒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在保留底部地基,进行恢复的样子。

一寺庙指的就是明果禅寺:它位于铜山溪的北源,明果村村口,始建于公元684年,原名兴善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禅寺坐北朝南向,气势非凡,乃国内罕见的风水宝地,村民称之为龙脉。据《嘉靖府志》记载:此寺香火极盛,与安徽九华山齐名。唐代高僧大彻禅师在此修行,因多次应诏进京,被誉之为“京禅”。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随在衢为官的父亲多次到明果寺拜谒大彻禅师,相交甚厚,在禅师圆寂后,书写“传法堂碑”,记下大彻禅师生平事迹。明果禅寺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亲赐的“明果禅寺”额匾,供奉着“大彻禅师”肉身活佛,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草鞋仙,他是衢州唐至今仅有=存的两尊真菩萨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宋铁面御史赵抃,也曾到明果寺,拜谒大彻禅师真身,留下诗云。

杜泽还有朱熹的后代,其七世孙朱照来衢,之后朱氏后裔陆续迁入衢州,一支迁入杜泽文林,现在村有七成左右的朱氏子孙均为朱熹后裔,于明代修建了朱氏宗祠,修著《紫阳宗卷》,记载着世系图、略传、家规等。

最后的一堂,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杜本仁堂。它的天井四周设有走马楼,雕刻精细,布局规整。

除了文化古迹以外,杜泽美食也是闻名遐迩,有桂花饼、灌肠、鸡蛋糕、老街馄饨、宝山枇杷、酱粿、红糕、鸡蛋粿等等。宝山枇杷则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中国的金丸”。

右手边看到的毛泽东语录,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时代背景浓郁。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铜山源水库展厅,铜山源素有衢北“红旗渠”之称,它于1958年10月首次动工,建设时间断断续续长达20余年,总库容1.7亿立方米的重力坝,总投资约12亿,群众集资9.5亿元,占78%。当时机械不发达,整个水库使用人海战役,全靠扁担,独轮车,人拉肩扛的堆砌而成。整个工程共开挖土石方600余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道路,可以从海南岛直达黑龙江,横贯中国的南北。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要建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困难重重,负担也很重。资金、机械、钢筋、水泥、技术都是缺乏的。

经费不足怎么办,水库在建设过程仅移民就涉及1400余户,7000多人,唯一的办法,自力更生,以劳代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部完成,移民费只用掉40万元,是当时国家规定标准的10%左右。

随着大坝高度的增高,手推车难以上去怎么办?技术人员就把民工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成立试验小组,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先后试制成卷扬机、羊角碾、搅拌机等机械设备12种34台。

在开挖支洞时,往往炸石的炮声刚响过,他们就冒着呛鼻的灰尘出渣。在封闭支洞口洞口时,寒冬腊月,他们跳进冰水里手挽手筑成一道人墙,挡住了丢入水中的砂袋不被激流冲走。不管在大坝、在渠道、还是在盘山公路上,到处都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不管男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着自带的铺盖、柴草、大米、蔬菜、工具,睡的是工棚。有的群众说,铜山源水库是“萝卜库”,民工吃掉的萝卜青菜都可以筑成一座大坝了。

铜山源水库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无私奉献”的铜山源精神,以要高山低头、要江河让路的英雄气概自行建设而成。

如今站在仍不失雄伟的大坝前还是会感受到衢州人血肉之躯中倔强的力量! 它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以更加靓丽的外表,更加牢固的躯干昂扬挺立在两山之间,在新时代焕发出 “永远的铜山源精神”。

五个村的文化礼堂。除此之外,杜本仁堂,后面有一个小园,可以说是闹中取静,它曾是原杜泽区区委书记谢高华谢老的宿舍,谢老是“改革的先锋”,是“最美的奋斗者”,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在关过牛棚、挨过批斗之后,他不灰心,仍然想象党和国家,顶住压力,给予了改革的动力,也在杜泽及铜山源水库这片土地上留下印记。

除了杜本仁堂以外,老街街区内还有杜氏宗祠和寿字厅等保存较好。在杜泽鼎盛时期,杜氏族人甚是兴旺,不断分家后,为供奉不同的祖先,最后到清代就建有“两房杜泽十八房厅”,两房指的是二个宗祠,是杜姓的“家庙”,供奉杜氏宗族的本地始祖。十八房厅则供奉自己支祠的先祖。从咸丰年间开始,兵连祸结,战后又是瘟疫,杜泽十八房厅开始破败,之后部分被变卖,现在只保留下寿字厅和杜氏宗祠。(杜氏宗祠:清末民国建筑,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原建筑为前后三进,正厅与前厅间设大水池,水池正中用石板铺设石板桥做通道,水池两侧各设厢房,后楼右侧有七间的二层楼房。寿字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15平方米,三进两天井。)

2019年正式开街后,可以说老街是一亮相就出彩,一炮走红,成为国庆假期网红打卡地。杜泽老街开街活动,霸屏了微信朋友圈、抖音,央视新闻频道、网易、搜狐、中新网、钱江都市频道、中国蓝新闻等媒体纷纷报道,衢州发布、无线衢州、hello衢江等点击量累计达到30多万。仅10月4日当天的人流达6万多,营业额突破500万元。近百家老街店铺顾客盈门,日均营业额超过1万元,商户们喜笑颜看。一位卖灌肠的商户说,每天卖出去的数量相当于以前一个月的数量;一位卖桂花饼的商户说,国庆假期每天营业额都有三四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样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遮阳棚、占到经营严重,蝶变从2017年7月杜泽老街改造开始,以党建为统领,将“党建+治理+大花园”一抓到底,一步步实现的,工作主要归纳为三个“高”:突出云水古镇、巽峰杜泽,实现高点谋划;列入区级PPP项目,区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现场指挥,实现高位推动;区乡三级联动,各司其职,实现高度协同。充分发挥党建“三个用来”作用,联户党员、网格员、区镇村三级干部冲锋在前,发扬“铜山源精神”,克难攻坚。在老街改造之处,店铺遮阳篷拆除成为第一难题。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体商户参加的动员大会,讲明政策,表决政府决心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拆。仅用了一个星期老街店铺遮阳篷全部拆除到位,改造中工作有序推进共解决300多个问题,其中历史遗留问题26个。

杜泽老街

杜泽是衢城通往上方、淳安、建德的重要驿站,兴于明嘉靖时,在明清两代,商贾云集,逐步形成繁华的商贸中心,有“千户烟灶万个丁(人)”之称。现在杜泽存宗祠(厅)6处民居27处,古井1处,老街上有手工打铁铺、百年剃头店、篾店、猪肠店、传统糕饼坊等67处,大多都是清末民国的建筑,属于典型的浙西民居风格。

杜泽老街于2019年完成改造,以一条长820米的纵向街道为主要骨架,呈西北——东南走向,原由“普棠街”、“玉泉街”、“荷节街”组成,还有与老街交叉的39条古街巷,纵横交错,狭窄而悠长。建筑由无数个“井”字建筑组成,连成集镇整体。路面用长条麻石横向铺设,保有外露的水系沟渠,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户户相连。现有商户住户共230户。

老街以乡愁为特色品牌。以仲胡、谢继、单氏为代表的桂花饼店,以水仙为代表的灌肠店,以宝仙为代表的馄饨店,以及传统打铁铺、老理发店等当地人记忆中的老店铺经过精心修缮,老店新开,顾客盈门。卖花的女孩、卖烟的小贩、卖棒冰的小伙子、捏糖人的师傅,还有非遗马灯戏、滩簧坐唱班、民俗婚嫁、杂技表演等,很容易勾起游客的乡愁记忆。

2019年10月4日,杜泽老街开街,当天就迎来6万余人次游客,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200万元。

明果村

因村中有明果寺而名。位于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人民政府驻地北8.2千米。面积13.2平方千米。辖明果寺、姜孟、佛道坞、梭铺、大坑边、文头铺、方田坞、黄源、方田坞口等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87户1147人。村委会驻地明果寺自然村。

唐代,明果村属盈川县桐山乡(宋《太平寰宇记·衢州》:(废盈川县)“在州南九十五里。唐如意元年分龙丘县西桐山、玉泉等乡置。”)。宋代属西安县玉泉乡桐山里。明清时期,属西安县玉泉乡三十六都。清末属西安县玉泉乡三十六都八十七庄。1948年为衢县杜泽镇十保。1950年属衢县庙前乡。1956年属衢县鹤山乡。1958年属衢县庙前管理区。1961年属衢县庙前公社。1984年属衢县庙前乡。2006年隶属衢江区杜泽镇。

明果村有耕地360亩,山地18500亩,主要经济植物毛竹、茶叶等。

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的铜山源精神

铜山源水库位于衢江支流铜山源上,距衢州市区约23公里。铜山源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水资源保护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水库集雨面积180平方公里,总库容1.71亿立方米,正常库容1.21亿立方米。铜山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两个泄洪洞、发电输水隧洞、渠首闸门群以及总装机6450千瓦的水力发电厂等水工建筑物组成。铜山源灌区是全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灌区内东、西干渠总长65.29千米、支渠25条总长277千米,灌溉着以生产粮食为主的30万亩粮田、25万亩经济林,惠及衢江区、龙游县、柯城区、省属十里丰监狱及金华兰溪市。灌区内耕地面积占全市的五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铜山源水库”这个曾经出现过的人海战役,全是靠扁担、独轮车人拉肩扛硬生生用浙西的黄土,堆成高48.42米,长252米,壩顶宽8米,壩底宽249.18米的重力坝。如今站在仍不失雄伟的大坝前你就会感受到衢州人血肉之躯中倔强的力量! 铜山源水库是衢州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写在浙西大地上的理想。可以说这个曾经演绎了几代衢州人的激情燃烧之地,就是衢州的“红旗渠”。

铜山源水库于1958年10月首次动工,至1978年基本建成,断断续续长达20余年,其间经历了“大跃进”、“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三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而工程建设有过三上二下的曲折过程。

回顾当年建设水库的壮观场面、艰苦创业的情景永远留在全县人民的脑海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复工初期,当时的衢县县委书记袁芳烈同志带领县委一班人到铜山源周围的各个公社进行实地调查、踏勘,他们和当地的区、公社干部一起爬山头、越丘陵、查水系、踏溪滩、看田畈,走遍了衢北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利弊得失。情况明、决心大,他们认为衢北地区是重点产粮区,农业要上去,关键在水利。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修修补补过日子。整个衢北地区30万亩农田等着用水,几十万亩黄土丘陵开发更需要水,要一次性解决,必须兴建铜山源水库。当时县委领导也深深体会到,要建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在当时的情况下,困难确实很多,负担也很重。但灌区有420多个生产大队,有20多万勤劳的社员,只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集全县各方人才,集中全县的财力和物力,各方支援,没有钢筋、水泥,就搞土坝,没有机械施工队伍,采取能者为师,进行传帮带,组织民工边干边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定能把水库建成。

“建铜山源水库了”!灌区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水库复工没几天,灌区白水乡乔王村的几位老妈妈特意赶到工地,送来她们亲手编织的100多双草鞋。她们说:“造铜山源水库是给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我们年纪大了,不能亲自上工地,也要为建水库出把力”。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老妈妈们从灌区十几个乡村步行来到工地,先后送来了几千双草鞋,借以表达她们盼水的迫切愿望和支援水库建设的心意。县委和灌区各级党委及时抓住这一生动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和鼓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铜山源水库的远景蓝图,灌区干部群众建铜山源水库的积极性很快地被发动和组织起来了,不少地方出现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上工地的动人情景,水库工地的劳动大军迅速从几千人猛增到万余人。全县的各行各业也进一步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派出精干技术人员支援水库建设。集群众意愿为领导的决心,化领导的决心为群众的行动,千军万马在铜山源工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铜山源水库建设史上的光荣传统。有的群众说,铜山源水库是“萝卜库”,是“五带工程”。在铜山源水库建库期间,由于当时受文化大革命大批“唯生产力论”的影响,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建库的民工勒紧裤带过日子,确实跟民工说的:“ 我们吃掉的萝卜青菜都可以筑成一座大坝了”。广大民工自带铺盖、柴草、大米、蔬菜、工具,睡工棚,夏天酷暑炎热,蚊叮虫咬,冬天寒风刺骨,生活环境很差,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一心想着早日把铜山源水库造好。

建水库共投劳2360万工,灌区的每个劳动力平均为铜山源水库干了10个月。在建库最紧急关头,常山县、衢县上方区、大洲区等非灌区也组织了1.2万名青壮年劳力支援灌区渠道建设,投入169万工,发扬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也被称为衢县的“龙江风格”。铜山源水库整个工程共开挖土石方600余万立米。如果把这些土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道路,可以从海南岛直达黑龙江,南北横贯中国。

铜山源水库基本建成共投资12192万元,(包括投劳折资,每工3元)。其中国家投入2673万元,占22%,群众集资9519万元,占78%。从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无私奉献”的铜山源精神。

按照设计,水库在建设过程中需涉及到移民户1458户,7154人,按国家移民标准需支付移民费348万元,而这一年,省地两级财政只能给铜山源水库40万元经费补助,县地方财政倾全力也只能挤出50万元补贴。经费不足怎么办,唯一的办法,自力更生,依靠灌区人民勤劳的一双手,以劳代资。当时总的要求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依靠大队、生产队的集体力量,层层负责,一户一户地落实。总的原则是:移民房屋“原拆原建打土墙”。平均每户给予200元的瓦片、铁钉损失补助费,另外按国家牌价给予壹立方米木材。房屋拆、运、建需要的劳动力和临时住宿,全由安置单位负责安排。由于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移民户的配合,不到一年的时间,1458户,7154个人口的移民全部全部顺利地在全灌区22个公社263个大队落了户。这样,全部移民费只用掉40万元,相当于国家规定标准的10%左右,积余的资金又可用到水库其他建设上。移民工作的顺利解决,既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又体现了广大移民对水库建设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

为建设铜山源水库,广大干部民工不分昼夜,艰苦卓绝,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坝堵口截流,这是整个工程关键性的一仗。原计划要在1972年冬进行,但为了早日发挥效益,决定提前一年堵口。为打好这一仗,县委常委会也放在水库召开,专题研究水库大坝堵口计划。为解决截流后的导流问题,必须先打通发电支洞,保证主洞、支洞交叉导流,以利工程连续施工。车塘、周家两个民工连和风钻班的49位同志勇敢地承担开挖发电支洞的任务。他们往往炸石的炮声响过,就冒着呛鼻的烟尘灰雾出渣,连续奋战了19个昼夜,提前完成了任务。为封闭支洞口,进行衬砌,在寒冬腊月,20多名干部民工跳进冰水里手挽手筑成一道人墙,挡住了丢入水中的砂袋不被激流冲走,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洞口堵住,保证了施工任务的如期完成。

在水库大坝和渠道施工过程中,广大干部民工群策群力,想办法、出点子,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随着大坝高程的增高,手推车难以上去,肩挑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县委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成员多次和技术人员商量,把民工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成立“三结合”试验小组,决心自己动手试制卷扬机。试制人员边试制、边改进,每天守在卷扬机旁,亲手操作、观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正部件,经过40多天的奋战,终于试制成功第一台用柴油机带动的卷扬机。接着又试制成功电力带动,能牵引更大重量的卷扬机,不久工地上先后安装了19台卷扬机,把一辆接一辆装满黄土、砂石的独轮车牵引上大坝,使工效数十倍地提高。卷扬机的试制成功,促使整个工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高潮。民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土法上马,先后试制成羊角碾、打夯机、搅拌机,结钢丝网机等机械设备12种34台,这对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渠道工程建设中,难度最大的是22座过水渡槽的建设。由于浇筑渡槽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资金和原材料一时难以解决,又只能靠少数施工队伍施工,这样势必拖延整个工程完工时间。后来,经技术人员和民工代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把半数以上的渡槽改变就地取材的石拱渡槽,这样即节省了投资,又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能按时通水。如全长320米的石井渡槽,没用一根钢筋,水泥也用得很少,全是用4600余立方米的块石砌成,全部资金只用了13.8万元,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渡槽的三分之一。这座渡槽是由一位年仅25岁的农民出身的小学毕业生汪孝庭负责施工的。他被群众誉为“小小农民工,大大土专家”。

当时,在建设铜山源水库时,不管在大坝工地上、在渠道开挖工地上、在盘山公路上,还是打泄洪洞工地上,到处都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不管男女,民工们不怕苦、不怕累,日以继夜奋斗在各自岗位上。重活、累活、危险的活大家都抢着干,轻伤不下工地,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模人物。还有十多位同志,为建设铜山源水库默默奉献,最后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们功垂史册,党和人民永远纪念他们。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铜山源水库是一个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无私奉献”的铜山源精神,以要高山低头、要江河让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自行施工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的典范。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铜山源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杜泽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衢江区撤县建区10周年之际,铜山源水库大坝像一座永恒的丰碑,以更加靓丽的外表,更加牢固的躯干昂扬挺立在两山之间,在新时代焕发出 “永远的铜山源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无私奉献!

巽峰塔

巽峰塔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杜五村塔山顶,1982年4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衢县志》记载,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6.6米。花岗石须弥座,底层北面壸门可进入塔内,以上各层三面形窗,第七层为假窗,各层腰檐用菱角牙子叠涩出挑。塔顶及相轮较为完好。

巽峰塔是衢江区保存内为数不多的清代塔之一,建筑年代久远,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等研究价值。